《沉默的荣耀》虽好,却难以超越《潜伏》,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2025年10月18日,《沉默的荣耀》正式收官,赢得一片赞誉!一些观众开始郑重地讨论,《沉默的荣耀》能否能超越《潜伏》成为谍战剧第一?!
2025年10月18日,《沉默的荣耀》正式收官,赢得一片赞誉!一些观众开始郑重地讨论,《沉默的荣耀》能否能超越《潜伏》成为谍战剧第一?!
小序:暮看《沉默的荣耀》中吴石将军事,其以国军中将之身,为九州同晖甘赴危境,终从容就义。今台海未平,愿将军之志化千灯,照后来者续行未竟之路。
吴石将军在狱中留下的"台湾必归"四个字,不仅是一个革命者的最后誓言,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当他放弃优渥生活,选择一条荆棘之路时,支撑他的是比个人得失更重要的信念——祖国的完整统一。
很多人有疑问,虽然谷正文拿着证据链步步紧逼,但聂曦、陈宝仓和吴石3个人原本都有生存的机会,却主动放弃和妥协,是不是太感情用事了?
但比戏剧更残酷的是历史本身:这个被称作"活阎王"的男人,曾是北大高材生,更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 究竟是什么让他变成了后来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复杂得多面人物。
在《沉默的荣耀》中,谷正文是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反派角色,但抛开立场与善恶,他从急功近利的失败者到理智耐心的得逞者的转变,藏着“成事”的底层逻辑——唯有摒弃浮躁、保持理智,才能抓住局势递来的机会,让结果水到渠成。
23集剧情十分精彩,几乎都是侦防组谷正文和吴石的对手戏,由于“海东青”计划的泄密,上下都想找一个替罪羊,保密局对吴石十分怀疑,又拿不出实质证据,就想出了一个移花接木的法子。吴石清楚情报是怎么来的,根本不是靠看“海东青”文件而获得。完全是依靠搜集已知消息,推演出
在《沉默的荣耀》的明暗博弈中,谷正文用聂曦的遗书设局、以田黄石栽赃,如毒蛇般紧咬吴石不放;而历史上的谷正文更是双手沾满鲜血,仅凭蔡孝乾的供词就揪出整个地下情报网,堪称"活阎王"。无数观众不解:以吴石国防部次长的身份与资源,明知这颗毒瘤会致命,为何不干脆将其铲除
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高大形象,英勇事迹让生活在当今幸福年代的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信仰的伟大力量。他们为了信仰,可以放弃一切:幸福,家人,亲情,以及近在眼前的新中国、新生活!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让敌对方的毛人凤等也不得不眼神复杂,心生波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一声枪响,吴石把领带折进领口,像赴宴一样站直。
“朱枫没挨刑”——这五个字,像一根细刺,扎在《沉默的荣耀》大结局里,观众以为编剧心软,其实历史比剧本更冷。
1950年台北街头,一个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人拐进邮局,把一张印着“陈太太收”的生日贺卡塞进邮筒。
看《沉默的荣耀》时,好多人都跟我一样,替吴石捏把汗,他到死都觉得,黎晴能把关键情报一次次送出去,全靠她机灵、会藏。可没人跟他说,这里头藏着个特扎心的巧合:他的对手谷正文,反倒成了“助攻”。
最近,由于和伟和吴越等主演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猛烈刷屏了,这是一段从前可能根本就无法正面展示的极为特殊的历史段落,但现在被做出了非常如实和非常求实的呈现,连剧中的人物几乎都用了真人实名,所以很多人说它的播出是要实施统一祖国的号角,或如此也,希望如此也。
2025年10月,《沉默的荣耀》大结局播出后,一条热搜持续霸屏:“聂曦和陈宝仓为什么非要顶罪? ”剧中,聂曦烧掉所有信件写下认罪书,陈宝仓在法庭上主动承认自己是“东海”,两人的举动看似将吴石推向更危险的境地,实则暗藏一场无法言说的牺牲逻辑。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四位中共 地下党情报烈士的牺牲画面成为了永恒定格。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他们不是普通的死亡者,更像是大海上的灯塔,为后来的人指引着方向。这四人的文化底蕴与理想信仰如同深潭之水,静穆却承载着巨大的能量。
说实话,我以前也纳闷:当年百万雄师蓄势待发,为什么最终没有渡海?这部剧给了我一个不敢细想的理由——不是不想,是不能。
朱容瑢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沉默的荣耀》大结局,眼泪无声滑落,她不是普通观众,这部聚焦1949年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谍战剧,讲的是她奶奶朱枫和吴石等英雄的故事。
《沉默的荣耀》里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年夜饭的时候,吴石一家邀请聂曦一家一起吃年夜饭。
15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近日,大陆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引发岛内媒体关注和报道。有岛内媒体称该剧罕见使用历史人物真实姓名、讲述真实事件,意在借该剧加强对台“统战”。对此有何评论?